爱心树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4-02 11:09:54
爱心树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心树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心树读后感1

前几天,爸爸出差回来给我带回一本书——《爱心树》,我一拿到书就被书上精美的图画吸引住了,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还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这可能是我读的最快的一本书,但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的故事。苹果树很爱这个孩子,孩子想游戏时,大树做他的秋千,饿的时候就摘树上的苹果吃,玩累的时候就靠在树上乘凉、睡觉。他很快乐,大树也很快乐。直到小男孩渐渐长大,要求和想法也越来越多。他不断地向大树索取钱、房子、船……最后苹果树什么也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木桩,但它还希望那个孩子能坐在上面休息。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故事中的大树就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他们愿意为我付出一切,可他们从不要回报。他们只希望我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等到有一天,我长大了,当我有事要求助爸爸妈妈时,他们又会全力地帮助我。但是我可千万不能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要求,而不给爸爸妈妈回报。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做爸爸妈妈的辛苦。作为孩子的我应该用行动来回报爸爸妈妈。以我现在的能力,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回报就是好好学习,有空时帮爸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少让他们操心,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爱心树读后感2

《爱心树》是一本百看不厌的书,每读一遍,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爱心树》又名《给予树》,讲的是一个孩子幼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四个时期对大树的索取,索取到大树一无所有,但是树很快乐。

大树这样做对吗?不,它是错的。孩子自私、贪婪、依赖,都是因为大树的溺爱。溺爱使爱变了味,成了“陷害”。是大树的溺爱,惯坏了孩子,使孩子离不开它;也是大树的溺爱,宠坏了孩子,使孩子只知索取,不懂回报。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天,我在商店里看见一家人一起去买东西,儿子看见了一款自己想要的玩具,特别贵,哭着闹着要买。父亲为家庭着想不给孩子买。儿子见父亲不肯买就去找母亲。母亲来了,看了看标价,再看看哭闹的儿子,还是咬牙买了。我看着觉得这真是一个宠溺的家庭啊,母亲一直迁就孩子,让孩子不断索取,可是样的爱成就不了孩子啊!

从小被娇生惯养的,长大只能成为寄生虫,碰到大事,自己做不了主;从小受到父母严厉教育的,会勤奋好学,长大后会独当一面。明智的父母绝不会溺爱孩子,而是放手让孩子独立。

给予孩子的爱千万要有度,切莫让爱的潮水泛滥,否则孩子在溺爱的洪流中将痛不欲生,苦不堪言。

爱心树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为《爱心树》的文章,非常感动我。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位小男孩和一棵大树的故事。孩子很喜欢大树,而大树呢,也很喜欢孩子。但是,时光流逝,孩子慢慢长大了,有些时候,没有去看望大树,大树常常感到孤寂。有一天,孩子回来看大树,他对大树说:“我需要一点儿钱,”大树回答,“我没有钱,我只有一些苹果和树叶,你把苹果摘下来卖了吧!”孩子爬到树上,拿走了大树的苹果,高兴地卖了钱。后来,孩子接二连三地拿走了大树地树枝和树干,去自己享受了。只有当他有苦恼的时候,才想到了大树。最后,孩子变老了,走不动了,他又来到大树跟前,而大树呢,只有一个老树墩了。大树看见孩子,就热情地招呼他,“来吧,到我这里来坐一会儿吧!”孩子说“可以啊!”,孩子就坐到了大树墩上,这时大树是那样的高兴和激动。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到文中的那颗大树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文中的那个孩子就像我们。孩子只有碰到困难和苦恼的时候,才会来找大树,而且一点儿好处都不给大树;而大树,一直都是无私奉献着,尽全力支持孩子。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大树都是尽其所有付出,可大树自己却从未向孩子索求过东西,他只是热切地盼望能见到自己的孩子,见到了,就非常高兴,心满意足。这使我想到了父母,我们的母亲就是那颗爱心树,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全身力量来保护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做一个敬老爱幼的孩子吧!

爱心树读后感4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绘本《爱心树》。每当我捧起这本书,我都能深深地融入到故事里。

读着读着,我好像能感觉到暖暖的幸福围绕着我!是呀,我的家里也有这样的大树啊!

我困了,“大树”变成了暖暖的摇篮,在摇篮的臂弯里,我甜甜的睡着;我饿了,“大树”为我端上热腾腾的饭菜,我尽情地享受美味;我伤心了,“大树”为我轻轻擦去眼泪,告诉我坚强的力量;我成功了,“大树”拍打着叶子,为我鼓掌祝贺……你们肯定也想说:“我们家也有这样的大树”!对,大树就是我们的爸爸,我们的妈妈!爸爸妈妈爱我,我更爱爸爸妈妈!

读着,读着,我想到了自己:有时我会惹爸爸妈妈生气:书包里乱糟糟,自己不整理,偏偏要爸爸妈妈帮忙;明明是自己挑食不爱吃,却偏偏怪爸爸妈妈做的不好吃;还要无缘无故闹脾气……作为一棵小树,这样可不对!《爱心树》让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父爱的无私!

原来,书中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我要用实际行动去爱大树,爱爸爸,爱妈妈。当我成长为一棵真正的大树时,我也会为爸爸、妈妈遮风挡雨。

爱心树读后感5

《爱心树》这本书比较好看,讲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大树喜欢上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跑到大树下玩耍、荡秋千、捉迷藏。饿了吃果子,累了在树荫下休息。随着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不再来了,大树感到很孤独。有一天,小男孩过来了,他需要钱,大树没有钱,就给了男孩所有的果子卖掉换成钱。又过了一段时间,男孩要盖房子,大树就把所有的树枝给了他。又过了一些时间,男孩需要一条小船去远方,大树就把树干给了他做了一条船,他就坐小船到远方了。后来,很长时间以后,他又来了。但是,他已经老了,走不动了,只能坐在大树剩下的树墩上休息。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小男孩做的一点都不好。因为爱心树给了这个小男孩所有的一切,满足了他所有的愿望。但是,他只知道索取,却没有在大树觉得孤独时陪伴她、关心她,也没有给大树一点帮助和爱护。

假如我是《爱心树》里的这个小男孩,我要用爱心照顾她、关心她,让她长的更结实、更茂盛。我会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要向爱心树学习,乐于帮助别人,不能向书里的小男孩那样自私。同时,对那些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要懂得感恩和回报。

爱心树读后感6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爱心树》的书。

《爱心树》主要讲了,一棵树一生陪伴着一个小男孩。每次等小男孩来到树下,树都会给他想要的东西。比如:童年时,小男孩经常在树下玩耍、休息,树就陪伴着小男孩。树觉得很快乐。等到这小男孩长大成小青年时,他想要钱,树说:“来吧,你采下我的苹果去市场卖,这样你会有钱的。”男孩采下苹果去卖,有了钱。树很高兴。这小男孩到中年时,他想要房子,树说:“你把我的树枝剪下来,可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 ……此处隐藏1328个字……p>爱心树读后感10

自从孙老师让我们看了《爱心树》这本绘本后,我的内心一直感动着,文中的小男孩一直向大树索取着一样又一样东西,而且对大树没有一点回报,但大树却一次又一次地给予小男孩一样又一样他所需要的东西,直到自己只剩下一个树桩。这使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生活中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关怀,自从我们来到了这个世上,我们的父母便一直给予着我所需要的一样又一样东西,但却从没向我们索取回报。甚至有些人到了自己有工作,并且能挣钱的时候,仍然向父母索取东西,这与《爱心树》中的小男孩一样。又如我们的老师把我们带入了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但是她们为了让我们巩固更多的知识,而让我们做一些作业时,有些同学就会埋怨,但是我想对那些同学说:“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做一份作业,而老师却要改全班的作业,甚至有时还要改几个班级的作业,而我们的老师,跟爱心树有区别吗?”我想我们会异口同声说:“没有区别。”因此我们应当感到惭愧。

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我们向别人索取什么都要给予回报,我们同时也要学会感恩。

爱心树读后感11

当你索取走爱心树的苹果时,小男孩,我想对你说:“请你回头说一声谢谢,你别忘了,这些香甜的苹果是爱心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辛辛苦苦结出来的,你别忘了,让你拥有金钱的果子是爱心树耗费了许多营养而结出来的!那些果子是爱心树所有的精华!是她忙碌了整整一年所结出来的!”

当你拿走爱心树的树枝时,小男孩,我想对你说:“请你考虑一下大树的疼痛,回去给她包扎一下伤口,回去给她浇浇水,问问她是否还疼,这样,最起码会让她感觉到温馨啊!你知不知道,叶子是大树生命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大树吸收营养,如果没有了营养,大树就会面临死亡了。这些你有没有想过啊!”

当你砍走爱心树的树干时,小男孩,我想对你说:“当你把爱心树的主干砍走去做船的时候,请你想一想,大树没有了身体,就会死去,你有没有想过,一棵树就这么为你奉献了一切,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不能回去给大树松松土?浇浇水?难道做这些工作很难吗?”

最后,当你坐在大树的老树敦上时,小男孩,我想对你说:“爱心树已经为你奉献了一切,你不应该坐在她的身上,你应该坐在旁边的草地上,给爱心树喝几滴清晨的露珠,施施肥,松松土,让她感觉好一点。让她永远跟你在一起!永远成为你的朋友”。

爱心树读后感12

看了《爱心树》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这颗爱心树它很善良,因为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大树却没有想到自己,而是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一个小男孩,不图一丝汇报。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敬爱的老师,亲爱的爸爸妈妈以及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亲人,她们对我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我感谢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亲人。从小男孩身上我懂得了只会所取不会奉献适当苦的,也不会得到快乐的。

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使我懂得了大树就是父母,男孩就像我自己,不管什麽事,我做错还是做对,父母都会原谅和容忍我,我高兴的时候,父母也高兴,我不高兴时父母想办法让我开心。他们就像大树一样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父母的爱就像避风的港湾,我长大以后回报他们对我的爱。

我从中感到:小男孩在童年时和爱心树相处的很快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许许多多的想法和要求。每一次爱心树都满足了他的愿望,可直到小男孩变成了老人他还是一无所有,没有得到任何的快乐。

从小男孩身上我懂得:只会索取不会奉献是痛苦的,也不会得到快乐!

家长评语:快乐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心态,不是无休止的欲望满足。

爱心树读后感13

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树,但是,你见过拥有爱心的树吗?不用说,你们肯定没见过。我可是知道它哟!

这棵树生长在森林里,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男孩经常来到树下,采树叶,爬树干,荡秋千,吃苹果,和大树捉迷藏……大树很快乐。

男孩逐渐长大了,不再喜欢玩那些游戏了,他想买好玩的东西,于是把大树的苹果拿去卖了,大树很快乐。

男孩成年了,很久没来看大树。可是有一天男孩来了,告诉大树他需要房子。于是大树把它的树枝给男孩拿去盖房子了,它很快乐。

男孩有些老了,再来看大树的时候,他说需要一只船。于是大树把它的树干给男孩做成了一条船,乘着它去环游世界了。大树依然很快乐,但心里却有些……

男孩老了,大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了,他便坐在它的树墩上休息,大树仍然很快乐。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里酸酸的,很想哭。我想起爸爸妈妈的爱,他们就像大树一样无私的爱着我。我会是那个小男孩吗?不,我会向他一样给爸爸妈妈快乐,但我不要给他们难过。

爱心树读后感14

感恩节在星期四这一天,这天下午第二节课,是我们最爱的一节课——趣味语文。副教导主任徐老师打开大屏幕,给我们看了一篇朱思颖拷过来的《爱心树》,由她来读。《爱心树》主要写了有一个男孩,每天在一棵大树摘下几根枝条做一顶皇冠,带在自己的头上,还在树上荡秋千和吃苹果,还向它要钱、要房子和船。大树都一一给他了,用自己的苹果给他去卖钱,用自己的枝条让他做房子,还用自己的树干让他造船,现在大树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变成了一个树桩。

可是男孩回来以后,却没有给它一点回报,还坐在它身上。听完以后,看着那棵只给予却不索取的大树,由此我想了妈妈,她跟大树一样,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每天早上都是向我招了招手,考试时总是给我复习一遍到明天上学考试的时候,她还是千叮嘱万叮咛。到放学回家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们俩兄弟一点零食,在路上还再谈谈我今天在学校的事;有时放学打乒乓球去的时候,总是每星期四接我去打球,再接我回家。在一次又一次接我回家中,我觉得妈妈非常辛苦。妈妈批评与表扬,老师对我的关爱和鼓励。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了。”

爱心树读后感15

今天,我们上了爱心树这一篇课文,学完了,我有一些话想说。

从前,有一棵大树,有一天,他喜欢上了一个小男孩,男孩每天就跑到大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皇冠,就像自己是森林之王。有时候停水了,男孩就爬到树上吃苹果;有时候在树上荡秋千;有时候跟大树捉迷藏。但是,孩子渐渐长大,一天又一天,小男孩走了,终于有一天,小男孩又回来了,大树对小男孩说:“孩子,到我的枝条上荡荡秋千,再吃吃苹果,再在我的脚下睡一会觉。这样,你会感到快乐。”男孩对大树说:“我不想做这些了,我想买许多好玩的东西,你能给我一些钱吗?”大树说:“虽然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苹果拿出去卖掉,这样你就会有好玩的了。

大叔很快乐。

不久,一天有一天,大树把它的一切都给了小男孩,但自己的一生已经结束,于是,孩子回来了,大树让孩子坐下休息,孩子坐下了。回想着以前和大树的交往,为什么一切都变成这样了呢?

假如我是这个小男孩,我会天天给它浇水、施肥,我会给它一个温暖的家,天天回来看它。我还会跟大树睡在一起,对他讲故事。

我要向这可大树学习,就像把我的爱全部献给青海玉树大地震,不让他们没有房子、学校、书本、甚至温暖的家。

《爱心树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