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的作文1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
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批改评语:本文是一篇散文,内容新颖独特,首尾照应,中心突出,构思巧妙。作者将我们带入中秋的情境中,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语言丰富,意境深远,引人思考,结尾寓意深刻。
中秋节的作文2中秋国庆双节同庆
花好月圆
国庆中秋
团团圆圆
中秋节
我的家乡在合肥市长丰县。每逢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要点火把、撂火把。我很好奇,于是便问爸爸为什么会流传这个习俗。爸爸耐心地给我解释:相传,古代人为了驱魔,也为了来年生活红红火火,庄家无虫灾虫害且全部获得大丰收,才要在中秋节这天撂火把的。
每年的中秋节这天,我们回到老家,爸爸首先要扎一个火把。可别小看扎火把,这可是件技术活儿。我和爸爸先在田间找来一些高粱秆和玉米秆,又抱来一些柴草,均匀地铺在高粱秆和玉米秆上,然后在外面用草绳扎几道。这时候既不能扎得太松,以防火把还没烧起来就松散了;但也不能扎得太紧,太紧了,里面卷的柴草进不去空气,火把就烧不旺。只有不松不紧,扎出来的火把才既美观又牢固。
村民们可重视这个习俗了呢!每到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天刚一擦黑,在村子里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就能看见燃起的火把了。只见大人们兴致勃勃地用力挥舞着火把,他们手中的火把就像一条条腾空而起、上窜下跳的金龙,而孩子们相对于大人,就显得小心翼翼得多了。他们生怕“调皮”的火星跳到她们的脸上、头上或衣服上。可是,当她们迎着风撂火把时,还是躲不过要和火星、草灰来个“亲密接触”。他们惊叫着四散开来,有的额前甚至还耷拉着一绺被烧焦的头发。他们彼此望着对方狼狈而又滑稽的样子,忍俊不禁。在火光中,我还看到虔诚的人们双手合十向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我猛地抬头,乍然与一个大月亮相遇。今晚的月神有点特别,她又大、又圆、又亮,就像一朵白莲花盛开在夜的深潭里。周遭的一切已然陶醉在她的光华之中了。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虽然,此时我的脸上、手上、鼻子里也全都是灰尘,但当我在火光之中看到爸爸妈妈欣慰的笑容时,也在心中暗暗祈福,愿爸爸妈妈来年身体健康,愿我们家顺人和。火光中这温暖的画面,将永远是我心中弥足珍贵的回忆。
中秋节的作文3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特色则是吃月饼与赏月。
中秋和春节是一家人大团圆的节日,也是家乡最重视的两个节日。我一直在家村长大,小时候总盼着过节,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是两者都有的原故。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节,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向往。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聊天,一面吃月饼,同共绘画着一副美好的中秋图画。
中秋节是一家人大团圆节日的代表,这是长大成人的我喜欢中秋节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它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秋意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多彩,体会家乡日新月的变化。中秋节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亮,更祈望我的亲人健康快乐,家乡美丽富饶;也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按家乡的老规矩,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就开始了。“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一年里月亮最大的时候,也是亲人团聚的好时期。
在农历八月十四这天,村或镇里都会举办一场集市,全村的父老乡亲都要来这儿,为次日的中秋节做准备。一大早,叫喊声,讨价还价的`声音就响彻整个城镇。集市上五彩缤纷不计其数的玩意儿,干果和做菜的材料肯定会使你挑花了眼,买好了东西后,还要去别处买些又大又丰满的月饼,这才算准备齐全了。
当鸡鸣时,八月十五中秋节来临了,人们起来第一件大事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以求一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一眨眼的功夫,到了晚上,这才真正热闹起来。当家里人全部到齐时,先祭拜祖先和嫦娥,然后才能开始吃酒赏月。饭桌的围坐也十分有趣,所有的人要围着饭桌坐成一个圆形,表示全家人都来齐了,一切都平平安安;而且我们不是直接吃饭,先要吃几个月饼,才开始吃饭菜。每个人敬自己的兄长一杯酒,连小孩子也要喝,哪怕只是喝一点,表示对兄弟的尊敬。吃完饭以后,要互相走亲访友,走完以后,还要向月亮许下一个愿望,说是一定会实现的,然后就可以进入甜美的梦乡了。
到农历八月十六,热闹的中秋节就这样收尾了。
……此处隐藏7011个字……奶说:“那你就朗诵给我们听听。表演得好,奶奶把你最喜欢吃的月饼赏给你。”我清了清嗓子,运足了气,抑扬顿挫,一字一句地把这二首诗背了一遍。爷爷带头,奶奶、爸爸和妈妈给我热烈鼓掌。爷爷说:“今年过节我们诵读名家名作,明年宇鑫就是十周岁了,我们每人要朗诵自己的诗作,好不好?”大家一齐鼓掌说:“好哇!”,说完我们大家一齐大声吟唱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但愿人长,千里共婵娟”
我们全家过了一个欢乐的团圆节,欢乐的歌声在香馨的空气中回荡,在溶溶的月色下传播,我吃着奶奶递给我的甜甜的月饼,心里更是甜滋滋的。
今年中秋节我过得特别开心。
中秋节的作文13在莫尔特奥斯的书《思维的版图:西方人见木,东方人见森》中有一个试验很有趣。心理测验者给受试少年儿童看三幅绘画,分别是鸡、牛、青草,让少年儿童将其分成两大类。結果是:绝大多数中国青少年把牛和青草分成一类,把鸡分得另一类。而绝大多数英国少年儿童把牛和鸡归到一类,而把青草分成一类。
从而几个专家学者又将被检查者由中小学生换为在校大学生,作相近的试验,让在校大学生们对小熊猫、毛竹、小猴子、香蕉苹果开展归类民族团结。結果同中小学生的试验如出一辙。这一結果又充足说明,少年儿童阶段的思维方式得以持续到成年人阶段。
为何中西方思维方式会出现那样的差别呢?语文课我们中国人习惯性依照事情中间的关系区划事情的类型,外国人则习惯把事情都归纳到她们做为实体线分别隶属的范畴里边去。前面一种看见的是关系,后面一种注重的是实体线。
欧洲人喜爱范畴,而古时候的我们中国人对范畴却分毫没什么兴趣。例如,在西方国家,一个小朋友假如数学课学不太好,他便会被觉得沒有数学课能力或沒有学习培训能力;而在我国,大家却都是觉得这一小孩子应当勤奋一点,或是觉得是教师或院校的缘故这类按平稳的性情或能力来归因于和把一切事儿当做是內外因的统一的思维方式刻骨铭心地反映出中西方对关系和范畴的不一样钟爱。
以己之见,我国的关系学应当很早衰落,而现如今这一社会发展,它早已变成了一种潜文化艺术,每个人心里皆了解,又也不明说,没有人鉴定它是对或错的,并且,大家也素来愿意好几个盆友好几条路。要衰落也许也不容易。这么一来,确实是便捷了一些人,但对绝大部分而言,是不合理的。
陶行知曾说过:靠人靠天考祖辈,算不上是梁山好汉。期待我们中国人能够想搞清楚这一点,根据整体实力和勤奋,造就真实归属于自身的取得成功。向西方国家学习培训,让社会发展处在一种良好的市场竞争,而不是根据关系,失败了,都不抱怨是由于周边的关系。
应当尝试更改这类思维方式了。
中秋节的作文14八月十五月儿圆,转眼间,中秋节就来临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大家总是在心里。总是会不自觉的想起自己曾经在家的日子,我也一样不例外。
还记的那个小时候的日子,虽然那时的自己经常会被学习中的难题困扰,总是会应为年龄小而被长辈们戏弄,但是,在回忆中,拿真是一段美好又无忧的日子。
而在那时候,中秋节也是非常热闹的,每每到了这一天,家中的亲人们,都像不知多久商议好了一样,各自出发拜访。而我们,也会随着家人的潮流,向着叔叔或者伯伯家中走去。但是,最后无论我们是从哪里出发,经过了哪些地方,我们的终点都未曾变过,那就是爷爷居住的老家。
我们家中的人虽然都住得很远,但是每到这天,还是不忘回到这里,带着各的趣事,坐在一起吃个饭,在晚饭后,一起赏月。而我们那个时候都还是些小毛孩子,寻常不怎么回来的老家,对我们来说是个宽阔又新奇的地方,大家聚集在一起,就能消磨掉一天的时光。
真是怀念那段日子,那时的月亮,还牢牢的记在我的心里,小时候大人们说的神话和习俗也已经成了我对中秋的美好回忆。但是此刻,作为一名求学的学子,我踏在远离家乡的土地上,忙碌的学习让我没有机会再及时的回到家中。但是城市的灯光却将夜照耀的过于璀璨,甚至已经让我们看不见月亮的模样。商场中的月饼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却也再没尝出团圆的滋味。但是我知道,在远处的其他地方,我的亲人们也一定会看到一轮明月,一定在寻常这熟悉的月饼!
中秋,是个团圆的时候,此刻不能赶回去团聚,着实有些遗憾。但是,我们都明白,也都知道,在这里一天,我们家中该有着怎样的行动,会有着怎样的习俗。虽然此刻的我们没有办法赶过去,但是我知道,在不远后的未来,在我们努力的度过了这段成长之后,我们会在中秋再次来临之时,捡起过去记忆中遗留的东西,就像我们的父母长辈一样,再次从我们的路线中出发相聚,最后团圆!在这团圆的节日,我们家族一定能再次共赏明月。
今年的中秋虽然没有赏到美丽的月色,但是,有家中亲人的祝福和挂念,就已经足够了。在今后努力成长了之后,我一定会再次回到家中,用自己的双眼,去再看看那儿时的月。
中秋节的作文15又到了中秋节。
与往年相比,今年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白天各做各的事,晚上坐在一起吃个饭,聊上几句闲天儿,所以,我对中秋节没什么好期待的。
今年因是迁入新居的第一年,又有所不同,团圆饭比以往丰盛了些。
天色渐暗,暮色渐染,正是这一天最重要的时刻月夜,开始了。一道又一道热气腾腾的菜上了桌,不一会儿,桌上就色彩缤纷了起来。有人开了一瓶酒,大人们饮着、笑着,说着笑话,谈着新闻,家人间没有什么好拘束的,家里热气腾腾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突然,奶奶站起身,给左手边的一只空碗里盛上满满一碗饭放在边上一个没有人的座位对面,我有些不解,想必其他人也是。奶奶的动作,像给一大锅沸水中加了一小碗冷水,顷刻恢复平静,大家的声音小了,像浪潮从沙滩上退去一样渐渐消失。
老头子,你来不了,给你留了个位子。
奶奶低声地说着,倒不如说是在念叨,不像是念给彼岸的那个人听,倒像是说给自己听。
我这才猛然想起,爷爷去世已经很多年了,奶奶与爷爷相伴多年,那一天,她哭成了泪人,闻者无不心惊。
大家都沉默了,良久,父亲才开口:继续吃吧!这才又恢复了刚才的热火朝天。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也许,她们也曾在一起赏月,与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只可惜,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总有人会离去,而留下的人却不能接受这个人已经消失的事实,所以用他还在另一个世界生活来宽慰自己,所以人们视死如视生,这无可厚非。现实是残酷的,而幻想如此美丽。
斯人已逝,被留下的人耽于幻想,可是,早已曲终人散场。
面对亲人的离去,我们像剧场里的观众,一场戏结束了,徒劳地固守在那里,徒劳地等候,徒劳地期盼,可也终究只是徒劳。
夹菜的间隙,我偏过头去看了一眼奶奶,她神色如常地吃着饭,只是眼角有点晶莹,一瞬,她的脸与无数面孔重合,让我看不真切。我知道,这一幕会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不会消亡。
我看见奶奶的手机上设置了一个日期提醒,没有备注,我知道,那是爷爷的忌日。
窗外,银月如钩。
好一派清秋光景。